?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沈陽市促進科技成果本地轉化行動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04-26 瀏覽量:29205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沈陽市促進科技成果本地轉化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3月4日
?。ù思_發布)
沈陽市促進科技成果本地轉化行動方案
為充分發揮沈陽科教資源優勢,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轉化,打造新興產業策源地,培育壯大新動能,按照省、市黨代會關于加快科技成果本地產業化、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的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增強科技成果轉化動力,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以促進高校院所融入創新沈陽建設、建立產學研利益聯結機制、強化本地配套承接、提升服務保障質量為重點,通過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和服務創新,大幅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打造新興產業策源地,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為沈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ǘ┕ぷ髂繕?。提升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制度創新水平,構建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益分配機制,產學研利益聯結為核心的成果轉化機制,增強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效能。到2022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60億元,本地吸納技術合同數量提高20%以上,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達到40%以上,雙創載體數量達到240家,在孵企業1.8萬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8%以上;到2025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00億元,本地吸納技術合同數量提高50%以上,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達到50%以上,雙創載體數量達到300家,在孵企業3萬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6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以上。(責任部門:市科技局、發展改革委)
二、工作任務
?。ㄒ唬┥罨萍俭w制改革,激發成果轉化動力。
1.深化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推廣沈陽化工大學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經驗,對高新區等科創組團轉化職務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員開展科技成果所有權試點。在沈陽產業技術研究院、市級新型研發機構推行“以研發為產業、技術為產品”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機制,推動高端原創科技成果向我市轉移轉化。(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各區、縣(市)政府)
2.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完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技成果產出機制,建立重點單位科技成果備案制度,對備案工作開展較好的單位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組織沈陽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技術轉移機構和科技投資機構等,對備案成果進行評估。強化技術合同登記制度,多點布局技術合同登記站點,推動技術合同“應登盡登”。(責任部門:市科技局)
3.建立成果轉化利益聯結機制。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高校院所開展以事前產權激勵為核心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在科研人員中推行“技術股+現金股”組合形式持有股權,與科研單位、孵化企業、投資機構等“捆綁”形成利益共同體。政府投資本地轉化科技成果,采取不經營、不投票、不取利方式;穩定運行后,政府投資可按同期銀行利率本息退出,股權增值部分讓渡給成果所有人。(責任部門:市科技局、金融發展局、財政局)
4.深化人才評價制度改革。推進項目、人才、機構評價制度改革,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授權創新主體自主評價人才。依托渾南科技城、沈陽中關村科技園等建設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推動存量人才與增量人才享受同等待遇,涵養、留住現有創新人才資源。建設“一網通辦”數字化人才服務平臺,為高層次人才提供配偶安置、子女入學、就醫、住房等服務,創造遠來近悅的人才發展環境。(責任部門: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5.激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支持科研人員自帶成果創新創業,通過沈陽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等平臺,予以前期資本投入和物理空間落地支持。對成果在沈轉化的,按成果轉化收入比例給予獎勵。高校院所支持科研人員通過在崗創業或到企業兼職從事成果轉化。實施高端人才“項目+團隊”的“帶土移植”工程,按自籌資金實際投資比例給予最高1000萬元啟動資金。(責任部門: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ǘ┘訌娂夹g創新熟化,提高成果產出能力。
6.提升創新平臺溢出效能?;I建遼寧材料實驗室、遼寧智能制造實驗室,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進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等5個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各平臺設立成果轉化中心。布局建設高能射線多束源材料多維成像分析測試裝置等4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托其建設技術創新中心。到2025年,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達到70家以上,集成科技創新平臺達到500個,平臺轉化成果達到1500項。(責任部門:市科技局,渾南區政府)
7.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強化沈陽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技術價值發現能力和新興產業孵化能力,打造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最大功能平臺和服務平臺。在渾南區、鐵西區、沈北新區等重點區域建立“前院+后園”模式,精準剖析區縣主導產業發展需求,精準把握和對接項目資源,孵化科技型企業。到2025年,沈陽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專業研究所30家,與企業共建聯合創新中心100家,孵化科技型企業100家,服務企業2000家。(責任部門:沈陽產業技術研究院)
8.建設成果轉化中試基地。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建設東大三好街、化工新材料等一批技術開發能力強、中試熟化服務水平高的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建立領域覆蓋全、管理體制新、運行機制活、中試成效好的中試服務網絡體系,推動成果在沈轉化落地。出臺《沈陽市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管理辦法》及相應實施細則,促進中試基地規范化管理。制定激勵政策,根據建設投入、中試項目數(質)量等指標,進行綜合績效評價并擇優獎勵。(責任部門:市科技局,相關區、縣(市)政府)
9.創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深化“三定向”“技術股+現金股”等國家全面創新改革經驗,推廣奧拓福公司、沈鼓集團產學研科研聯合體經驗。支持以領軍企業、骨干企業為“盟主”,聯合高校院所組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打造創新聯合體,建立技術共享、成果共有、設備共用、產品配套、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到2025年,全市實質性產學研聯盟達到300家。(責任部門:市科技局)
?。ㄈ┖粚嵽D化產業基礎,提高成果承接能力。
10.推動數字技術賦能產業升級。以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為牽引,采取“機器換人”“數字孿生”等模式,推動工業企業研發設計能力提升和產品更新換代,以數字技術賦能產業發展,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布局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實施智能機器人、智能裝備、智能車間、自動駕駛、智能醫療、智能物流等六大應用示范工程。集中開發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對采用本地成果的給予政策支持。(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
11.打造新興產業策源地。以渾南科技城建設為示范,加快建設“三生”融合科創園區新模式,引導機器人未來城、東軟醫療健康產業園、IC裝備產業園、智能儀器儀表產業園等科創組團向“三生”融合科創園區轉變。以行業頭部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為核心,科學布局技術性服務平臺、生產性服務平臺以及生活性服務平臺,構建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聚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成完善的園區生態。(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區、縣(市)政府)
12.增強企業成果承接能力。支持企業自建、共建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引智基地、創新創業基地、應用示范基地等。實施企業源頭培育行動、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精準服務行動,建立“孵化產出+精準服務+政策扶持+目標考核”機制,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雛鷹企業-瞪羚、獨角獸企業”科技型企業培育成長體系。到2022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500家,到2025年達到8000家。(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科協)
13.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圍繞“5+3+7+5”產業鏈卡鏈斷鏈產品和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建立“市場導向、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多方協同”的科技項目形成機制,實施關鍵技術攻關“揭榜掛帥”,提升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和成果應用能力。對“揭榜掛帥”共性技術攻關項目技術需求提出企業,按照中榜項目技術開發委托合同額的50%,給予最高300萬元前資助。(責任部門:市科技局)
?。ㄋ模┩晟妻D化配套體系,提高本地轉化率。
14.強化科技金融支撐。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到2023年規模力爭達到10億元。支持高校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子基金。依托沈陽產業技術研究院投資平臺,探索“撥投結合”創新機制。支持建設10家以上科技金融專營機構,推動科技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加快發展科技保險,鼓勵提供訂制保險組合產品,形成從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資本運作、投資退出、再投資的完整融資服務鏈。(責任部門:市科技局、財政局、金融發展局,金控集團)
15.提升孵化載體質量。提標升級“雙創+”孵化機制,深化“雙創+骨干企業、產業園區、產業鏈、樓宇經濟、平臺”的孵化模式,打造“平臺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園區生產”的成果轉化銜接機制和承接體系。鼓勵高校院所、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專業化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到2025年,全市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超過300家,在孵企業和團隊達到3萬家。(責任部門:市科技局)
16.建立成果撮合對接機制。依托各類服務平臺發布成果信息,每年不少于2000項。組織開展成果轉化與金融、技術與應用場景、產業細分領域產學研合作等系列化、專題化、精準化成果撮合對接活動,促進成果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鏈轉移轉化,每年組織各類撮合對接活動不少于100場。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對大學生創業路演項目擇優給予10萬元落地支持。開展精準化路演,每年不少于1000場。(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各區、縣(市)政府)
17.強化地區成果承接能力。加快推進“一城一園三區多組團”建設,構建科技創新新格局。依托科創組團,布局成果集中落地轉化區域,提供標準化廠房、基金、倉儲、檢測、網絡等公共配套設施,提高成果轉化落地承接能力,加快成果轉化落地。以區、縣(市)政府為主體,市區聯動,加大成果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憑借優質成果到資金富集地區定向招商、合作招商。(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科技局,各區、縣(市)政府)
18.支持科技服務機構發展。強化東北科技大市場成果發布、需求對接、成果評價、技術交易、專業服務等功能。鼓勵技術轉移機構專業化、市場化、規范化發展,建立技術經紀(經理)人培養機制。到2025年,技術轉移機構達到100家,技術經紀(經理)人達到1000人。建立技術經紀人激勵機制,開展技術轉移機構績效評價和技術經紀人“服務之星”評比,并給予獎勵。(責任部門:市科技局)
19.開展重點項目專屬服務。組織技術轉移機構開展專屬服務。組織重大平臺成果對接會、新型研發機構成果發布會、產業細分領域產學研合作撮合會等系列活動。支持舉辦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科技交流、展覽和學術活動。對重點單位和項目,特別是國家科技獎勵項目、中科院先導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按照“一事一議”政策,由市委科創委具體研究,成立專班,專項推進,并在專屬區域落地轉化。(責任部門:市科技局)
三、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納入市委科創委重要日程,研究科技成果本地轉化重大制度建設與政策措施,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資源配置、條件保證和要素供給問題。各部門、各地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服務職能,支持科技成果在沈轉化工作。
?。ǘ┙⑼七M機制。加強系統設計和組織協調,持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創新,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列入對區、縣(市)政府的績效考核。各地區要建立工作專班,負責組織與高校院所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科創組團,落實設施配套、政策扶持、成果招商和落地服務等工作。
?。ㄈ┩七M改革創新。發揮全面創新改革先行先試優勢,重點在突破科技人員收入分配制度、科技成果產權制度、轉化貢獻人員獎勵制度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在沈高校院所應著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通過大學科技園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道。
?。ㄋ模I造良好環境。加強典型經驗、創新模式、優秀團體、先進人物的宣傳,拓展宣傳普及渠道,發揮典型案例示范引領作用,建設市場導向、利益驅動、賦權放權、寬容失敗、盡職免責的科技成果轉化制度,營造科技成果樂于轉化、敢于轉化、善于轉化、便于轉化的良好氛圍。